唐代女子图鉴:真实的妆容/服饰/婚恋观

【唐代女子图鉴:真实的妆容/服饰/婚恋观】看多了古装剧里的"大唐美人",你是否好奇真实的唐代女性到底什么样?今天我们就穿越回千年前的长安城,看看唐代女子的真实生活图景——从惊世骇俗的妆容到大胆开放的婚恋观,绝对颠覆你的认知!

唐代女子妆容

妆容:时尚先锋的大胆实验

 

唐代女子的妆容堪称古代美妆界的"重金属摇滚"。她们把脸涂得雪白(铅粉),腮红抹得浓艳如血(胭脂),额头画着各式花钿(最流行梅花形),嘴角边还要点上两颗"面靥"。最夸张的是"斜红"——用胭脂在太阳穴画两道月牙,看起来像刚被家暴过。

出土的唐代女俑显示,当时还流行"啼妆"——把妆容故意化得凌乱,营造哭过的效果。白居易在《时世妆》中吐槽:"双眉画作八字低,妆成尽似含悲啼。"这种"丧系妆容"放在今天绝对是小红书爆款。更绝的是,唐代贵妇还会用金箔贴脸,堪称最早的"贴金式炫富"。

唐代女子服饰

服饰:低胸装的黄金时代

 

想象一下长安街头的情景:贵族女子穿着"半臂"(短袖外套)、"袒领"(低胸上襦),披着轻纱披帛,酥胸半露地骑马招摇过市。新疆出土的唐代绢画中,女装领口低到接近乳沟,比现代晚礼服还大胆。

中唐以后更流行"女着男装",太平公主就曾穿紫衫玉带在唐高宗面前跳舞。敦煌壁画里能看到穿胡服、蹬皮靴的时髦女子,活脱脱唐朝版的"中性风"。值得一提的是,唐代裙装腰线极高,都在胸部以上,配上薄纱披帛,走起路来仙气飘飘。

唐代女子发型

发型:头顶的艺术创作

 

唐代女子的发髻堪称头顶上的建筑艺术:有高达60厘米的"峨髻",有像朵云的"朵云髻",还有形似蝎尾的"抛家髻"。最夸张的是"义髻"——用木头或纸做的假发髻,杨贵妃就常戴这种"发髻plus"。

永泰公主墓壁画显示,贵妇们会在发髻上插满金钗、步摇、梳篦,走路时叮当作响。敦煌壁画里甚至有用鲜花编发的造型,堪称古代"森女系"。普通女子则流行"乌蛮髻"——把头发盘成椎状,用丝带缠绕,既简单又俏皮。

唐代女子婚恋

婚恋观:比现代还开放的社会

 

唐代女性的婚恋自由程度会让现代人惊讶:法律明文规定"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,不坐",离婚率居高不下。敦煌出土的"放妻书"写得文雅:"愿娘子相离之后,重梳蝉鬓,美扫娥眉,巧逞窈窕之姿,选聘高官之主。"

皇室更是劲爆:太平公主先后改嫁两次;武则天曾是太宗才人,后嫁高宗;杨贵妃原本是寿王妃。社会对再婚极其宽容,诗人元稹的《遣悲怀》就是写给续弦妻子的。女性甚至可以主动提出离婚,《唐律疏议》记载有"妻妾擅去者,徒二年"的条款——这说明当时妻子"跑路"现象很常见。

唐代女子社交生活

社交生活:骑马打球样样行

 

唐代贵族女子的日常比现代名媛还精彩:她们组队打马球(章怀太子墓壁画有证),骑马郊游(《虢国夫人游春图》为证),甚至参与政治。上官婉儿作为女官掌管诏命;鱼玄机公开举办诗文沙龙;女道士李冶与文人雅士诗酒唱和。

在长安西市,胡姬开的酒肆是文人最爱;曲江池畔,贵族女子们结伴春游;就连打猎这种"男性运动",也有女子参与——永泰公主墓壁画中就绘有持弓女子。可以说除了当官(武则天时期例外),唐代贵族女子几乎享受了与男性同等的社会活动空间。

被误解的大唐女子力

通过出土文物和史料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活力、自信张扬的唐代女性群体。她们化最浓的妆,穿最露的衣,离最洒脱的婚,打最野的马球,活出了中国古代女性最恣意的模样。


当下古装剧最爱表现唐代的"雍容华贵",却常常忽略了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特质——自由开放的社会氛围。当我们看着博物馆里那些袒胸露臂的女俑时,或许该思考: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最包容的时代,反而成就了最辉煌的文明?这个问题的答案,就藏在唐代女子飞扬的裙角和鲜艳的唇色里。

2025年4月29日 03:31
浏览量:0
收藏